近日,《佛山日报》以《长者饭堂有规范 助餐服务有品质》为题,报道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技术指导石湾镇街道发布实施全市首个长者饭堂建设运营的指导性技术文件《长者饭堂建设与管理规范》,该技术文件的发布实施不仅填补了佛山市暂未出台长者饭堂服务管理地方标准的空白,也将引领全市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的品质提升,打造养老服务“石湾样本”。以下转自佛山日报:
防颤抖的专用餐具、可钩住拐杖的餐桌、带扶手可借力的椅子、自动送餐的机器人……在石湾镇街道惠景路长者饭堂,一系列适老化设计让老年人用餐环境更暖心方便,这也将成为石湾今后新建长者饭堂的“标配”。
近日,石湾镇街道发布实施全市首个长者饭堂建设运营的规范性技术文件《长者饭堂建设与管理规范》。惠景路长者饭堂正是石湾首家实施该规范文件的长者饭堂。
该规范性技术文件的发布实施,不仅填补佛山市暂未出台长者饭堂服务管理地方标准的空白,也将引领全市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的品质提升,打造养老服务“石湾样本”。
适老化设计让老人安全就餐
“我和老伴每人都点了三菜一汤,我点了蒸鸡、支竹肉片和青菜,两个人总共花了20元,价格很实惠,就餐环境也不错!”12月29日18时左右,家住惠景城的杨姨和老伴来到惠景路长者饭堂用餐,谈起就餐体验,她连连点赞。
杨姨和老伴今年都已经80余岁,惠景社区长者饭堂自去年10月开始营业后,这里就成了她和老伴的“第二饭堂”,“不仅省去了买菜做饭的功夫,饭堂的饭菜也很合我们老人胃口。”
除了饭菜可口价格实惠,饭堂环境更是让杨姨感到放心和舒心。饭堂内的适老化就餐区,餐桌和椅子都经过特殊设计,不仅设计成防撞的圆弧形角,还设置了可挂住拐杖的凹槽以及方便老人借力起身的握手位。“年纪大了容易摔倒,这些桌椅的设计很贴心。”杨姨说。
家住兆阳御花园的冯姨今年已经77岁,她经常和老伴相互搀扶着从家里出发,走上数百米到饭堂吃饭。“在饭堂吃饭的时候,旁边隔着一块玻璃就能看到后厨的环境,洗菜、炒菜这些环节能看得一清二楚,我们吃得也放心。”
饭堂的卫生间也让冯姨感到满意,从就餐区到卫生间,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门槛和台阶,卫生间里面设置扶手,防止老人被绊倒或摔倒。
值得一提的是,惠景路长者饭堂还配备送餐机器人,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饭堂内还有适老化餐具,例如防颤抖的叉勺,可吸附固定的碗具等,方便帕金森患者使用。
记者留意到,饭堂内功能分区明显,分为排队配餐区、就餐区、收银区、餐厨回收区、公共卫生间区、厨房区、更衣区等。饭堂的过道间隔也相较于普通的餐饮店要宽,可同时容纳三人并行。
饭堂运营单位广东臻味康供应链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少文介绍,饭堂面积280多平方米,最多可容纳70多人同时就餐,每天就餐人数500~600人次。
“由于高峰期就餐人数较多,我们重新调整过餐桌的布局,以腾出更多空间,防止碰撞和方便老人起坐。”刘少文说,虽然会造成一定空间浪费,但老人的就餐安全始终放在饭堂经营的首位。
如今,惠景路长者饭堂还开通了送餐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难以出门的老人配餐,每天送餐服务30~50人次。该饭堂也成为附近老人的聚餐地,解决老人饮食、社交的迫切需求。
制定长者饭堂规范化文件
为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满足特殊老年人的膳食服务需求,石湾镇街道在去年10月建成惠景路长者饭堂。
由于长者饭堂的建设和管理技术内容较多,目前没有适用的标准。今年初,石湾镇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为规范长者饭堂的建设和运营,与佛山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合作,开展长者饭堂的建设和运营的标准化研究。
近日,《长者饭堂建设与管理规范》正式发布。该文件本着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进行制定,对长者饭堂的建设、运营保障要求、管理监督要求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佛山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院长杨毅宁介绍,该规范文件主要借助标准化手段,以达到统一形象、统一模式和统一要求。
“统一形象”明确了长者饭堂的对外形象标识,提高群众知晓度;“统一模式”指搭建“中央厨房+长者饭堂+入户”三级配送链,提升养老助餐服务水平;“统一要求”则是以政府发布规范性技术文件的形式,推动长者饭堂规范运营。
惠景路长者饭堂成为了石湾首家推行实施《长者饭堂建设与管理规范》的单位,从硬件设施到服务实现全方位提升,进一步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品质。
在场地建设方面,适老化就餐区、送餐机器人、高低式洗漱台等一系列适老化设计让老年人用餐环境更暖心。
在运营保障方面,饭堂环境卫生、食品采购与加工、疫情常态化管理等要求严格规范,让饮食与健康一步到位,老年人用餐质量更安心。
在管理监督方面,严格监管长者饭堂运营主体责任,加入第三方机构评估监督,设立淘汰机制倒逼长者饭堂的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更贴心。
打造公共服务“石湾样本”
近年来,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和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需求,佛山坚持把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列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长者饭堂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佛山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目前,佛山全市共有长者饭堂或类似机构超过60家。
杨毅宁表示,近年来,佛山在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一定成效。石湾长者饭堂的标准化建设,将进一步引领我市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的品质提升,为佛山乃至全省的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提供示范。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老人康养型城市。禅城区第五次党代会也提出擦亮“禅颐居”养老品牌,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幸福饭堂”是重要建设内容之一。
石湾镇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石湾镇街道先行先试制定《长者饭堂建设与管理规范》的规范性技术文件,不仅填补了佛山市暂未出台长者饭堂服务管理地方性标准的空白,也将指引石湾长者饭堂从规划到运营实现全过程管控,为提供规范的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提供技术保障。
目前,石湾谋划在其他片区建设长者饭堂。下一步将加大宣传贯彻力度,指导街道内长者饭堂严格落实文件要求,全面推动长者饭堂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为今后深入开展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标准化项目积累经验,打造一批公共服务的“石湾样本”。